Please or 注册 to create posts and topics.

欢迎来到华裔军人俱乐部

欢迎加入华裔军人俱乐部!

朋友们,同行者们:

        让我们放下客套,谈点实际的话题。邀请您加入这个俱乐部,不是因为任何宏大叙事或光鲜承诺,恰恰相反,而是因为我们共享着一些不那么轻松、甚至颇为沉重的现实——特别是我们华裔身份与军人经历交织下的那份独特且复杂的体验。

我们都清楚外界常常如何“看见”我们,那些标签和印象,无论你我是否认同,都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1. “模范”的枷锁: 勤奋、聪明、擅长数理、不惹麻烦——这个“模范少数族裔”的标签,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把我们框在一个狭窄、顺从、甚至缺乏个性的形象里。它让我们背负着不能失败的压力,也无形中将我们与其他为权利抗争的族裔隔离开来。
  2. 永远的“外人”: 不管我们在这里生活了多久,贡献了多少,甚至是否在这里出生,那份关于“忠诚”的质疑似乎从未走远。文化差异被放大,语言口音成为焦点,我们总像需要反复证明自己“属于”这里。尤其在国际关系紧张时,这种不信任感尤为明显。
  3. 经济动物?: 埋头赚钱,注重实际利益,似乎是我们另一个常见的侧面像。这或许部分源于移民的生存需求和文化传统,但也让我们在公共事务、政治参与上显得被动或缺席,甚至被认为“唯利是图”。
  4. 无声或同质: 在群体层面,我们常常被视为一个声音单调、内部一致的整体。要么是沉默的大多数,要么即使发声,也被简化为单一的诉求,我们内部的多元、分歧和复杂性常常被忽略。

坦诚地看我们内部,情况同样复杂,甚至可以说矛盾重重:

  1. 高度的离散性: 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社会阶层的华裔,想法和诉求差异巨大。这种“多元”往往导致的是“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所谓的“团结”,很多时候只是一厢情愿的口号。
  2. 代际的鸿沟: 第一代移民的价值观、生存压力与在美国长大的二代、三代在身份认同、文化归属、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有时造成内部沟通的巨大障碍。
  3. 现实主义的普遍心态: “各扫门前雪”的心态并非空穴来风。对政治的冷感、对公共事务的疏离,部分源于历史经验,部分源于对现实利益的优先考量。这让我们在需要集体行动时,往往缺乏动力和组织。
  4. “面子”与“里子”: 对外要维护形象,对内可能存在各种计较和隔阂。我们不习惯公开讨论内部矛盾,也缺乏有效的机制去化解它们。

正是因为这些毫不避讳的、有时令人极不舒服的内外部现实,这个俱乐部才显得有其存在的必要——但请注意,这种“必要”并非通向荣誉或利益。

我们必须极其坦诚地告诉你:加入这里,你很可能不会得到任何传统意义上的“好处”。

  • 这里没有荣誉奖章,没有晋升阶梯,更不会让你声名鹊起。 它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社交资本。
  • 甚至,你的名字、你的具体身份,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淡忘,不会被刻意铭记在某个荣誉榜上。 我们不是在打造英雄谱。
  • 那么,你为什么要来?

    因为这里希望成为一个:

    1. 绝对真实的镜子: 一个可以彻底放下防备,无须顾忌“面子”,坦诚到近乎残酷地讨论我们所面临的真实困境、外部偏见和内部矛盾的地方。不粉饰,不回避。
    2. 印记的存储器: 即使名字会被遗忘,但你在这里留下的思考、分享的经历、提出的疑问、乃至争论的观点,都将成为这个空间的一部分。只要我们的服务器还在运行,你的这份真实“印记”就会一直留存,构成我们共同经历的一部分,无论它多么微小或不完美。
    3. 或许的微光: 你可能永远不知道,你无意中分享的一段经历、一段经验,甚至是一个困惑,会不会成为某一盏微弱但真实的灯塔。也许,它恰好照亮了某个同样挣扎的同伴前行的路.——特别是那些感到迷茫和孤单的人。你的匿名印记,或许能给他/她带来一丝共鸣的慰藉。

我们深知华裔身份带来的复杂体验。这个独特的交集,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打破僵局、寻求改变的契机。

        我们不期望这个俱乐部能一夜之间改变所有偏见或解决所有内部分歧,甚至不保证能解决你的所有问题。但我们希望,它能成为一个让大家感到“被看见”、“被理解”的地方,一个可以放下防备、坦诚交流的地方,一个可以从实际出发、寻求共同点的起点。

        如果你愿意在一个不承诺回报、不提供光环的地方,与拥有相似烙印的人一起,留下属于你的那份真实印记,并仅仅是希望这份真实本身或许能对后来者有所助益——那么,请考虑加入我们。

         这无关虚名,无关利益,甚至无关记忆。